1955年,新中国成立后,一大批流洋在外的科学家决心破除重重阻碍回到祖国的怀抱,为建设新中国添砖增瓦。著名的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就是其中之一。
同年九月十七日,一艘名为“克里夫总统号”的邮轮正从美国开往中国,钱学森就是这船上众多旅客的其中之一。轮船行驶途中,不时地就会靠岸休整,船上的人也常常会借此下船上岸透透气。但是钱学森在到达中国之前,一次都没有离开过船舱,一直老老实实待在船里,最终安全回到了新中国。
钱学森之所以待在船上一动不动,正是由于出发前那一封神秘电报:切勿中途下船。这份电报的发报者直到五十年后才被揭开身份,他究竟是谁、目的是什么?钱学森又为何会乖乖照做?
钱学森出身于名门望族,他天资聪颖,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天赋,从小成绩就十分优异。再加之良好教育环境的熏陶,钱学森对物理化学等理工科目充满了兴趣,于是顺利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系,决定在国家当时最欠缺的科技领域干出一番大事业。
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后的他,又以优异全能的成绩争取到了留美的资格。当时的美国,无论是经济水平发展程度还是对科技的重视程度都远超于正处于战乱和动荡的中国,能给科技人才提供培育的土壤,也更容易取得科研成果。所以,钱学森认为,赴美留学无疑是拓宽他的视野、提升他科研水平的一个重要机会。
同时,钱学森也并没有忘记国内受苦受难的万千华夏同胞,远赴留洋前夕,他下定决心等学成之后一定要回来报效祖国。很快,钱学森就进入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航空系进行学习,天赋异禀的他不久就得到了教授们的认可,他甚至还成功拜入美国著名数学家卡门的麾下。
在卡门的引路下,钱学森在空气动力、固体力学和火箭等领域做出了诸多成就,很快就成为了名噪一时的世界级空气动力学家,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关注。同时,钱学森也凭借着出色的科研成果得以成为麻省理工的终身教授,在美国科研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连美国五角大楼都可以随意进出,这在当时的美国华人里是十分罕见的存在,足以彰显钱学森的强悍实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遍了海外的大江南北,钱学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十分激动,更加坚定了自己回国报效的决心。于是,他便第一时间向美国移民局提出申请回国。
此时的中美关系剑拔弩张,美国自然不会放任钱学森这样的高级人才回到中国,于是美国便对钱学森许以高额报酬和最高级别的科研环境,但是钱学森依旧坚持回国发展,拒绝了美国开出的诱人条件。
美国见利诱不成,便来硬的。此时正逢美国反对党员的麦卡锡主义盛行,美国政府便以钱学森疑似党员为由对其进行盘查监视,并吊销了他在美国获得的军事研究证书。然而,在钱学森看来,吊销了这些涉及美国军事机密的证书,也正好给了他回国的理由。
1950年,抗美援朝爆发,中美关系一度降到最低点。即便是在这样艰难的国际环境之中,每当钱学森看到因装备武器落后不得不牺牲在美军超级火力下的中国志愿军时,都更加坚定了自己回到祖国的决心。他认为,只要中国科技力量发展起来,军事航天力量提升起来,国家民族富强起来,就不会再轻易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压和了。
于是,钱学森立即以探亲为由要求回到阔别多年的祖国。然而,钱学森的“探亲”却屡屡遭受他的上级海军次长金布尔的质疑。面对金布尔的质疑,钱学森直接摊牌道:与其让美国继续监视我怀疑我,我不如立马回到我的祖国。
紧接着,钱学森便立即收拾好行李,带上妻儿毅然决然地踏上回国的历程。然而,倍感威胁的金布尔却暗自通知美国移民局做好对钱学森的拦截准备。1950年八月,就在钱学森来到港口装运行李准备回到祖国的时候,果不其然遭到了美国海关部门的拦截。
不仅如此,他们还将钱学森关进特米那岛的监狱进行拘留,抄了钱学森的家底,并且对钱学森行李内的所有物品、信件和书籍进行检查,但是都没有找出钱学森“泄露美国机密”的证据。即便如此,美国依旧没有放过对他的迫害,又将他从特米那岛的监狱里转到移民局的看守所。在看守所的这段时间里,钱学森受到了惨无人道的折磨和审讯,一个月竟然就瘦了三十斤。
很快,钱学森被非法扣押的消息就被传开了,中国国内和钱学森在美亲友皆一片哗然。中国科技界皆开始通过各种途径声援钱学森,就连党中央都开始为钱学森发声,对美国侵犯人权的非法拘留行为进行了强烈的谴责。与此同时,钱学森的师生朋友也在美国采取媒体舆论攻势向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甚至还募集了一万美元的保释金将钱学森保释出来。
美国政府最终迫于各方舆论压力将他释放出来,但是却不许钱学森离开自己所在的城市,甚至还派出FBI轮流监视钱学森和家人的一举一动,每隔一段时间还会找他谈话。在美国的限制和迫害之下,钱学森被白白消耗了五年的自由时光,期间,新中国也想过各种方法对钱学森实施营救,但是在美国的霸权压制下,这些方法全部都收效甚微。
譬如在抗美援朝结束之后,中方为了换钱学森回国,无条件地释放了一批美国战俘回美国,来表示中国的诚意,希望能用下一批美国战俘换回钱学森。但是美国每次都以“钱学森不想回到中国,中国没有钱学森迫切想回国的证据”等谎言和理由来搪塞中国,令中国无可奈何。
不过事情还是迎来了转机,1954年5月,时刻关注新中国动态的钱学森在报纸上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陈叔通。陈叔通是钱学森父亲的好友,新中国成立之后担任中央政府副委员长,说不定能够有办法帮助钱学森回到祖国。
于是,钱学森便趁特务不注意设法辗转投出了一封给陈书通的求救信,这封信漂洋过海,终于来到了人的手中,而这封信,无疑就是钱学森想要迫切回国的强有力物证。
1954年4月,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就会议机会以信为证与美国展开新一轮谈判。中国要求释放被美国无端扣留的大批中国留学生回国,而美国则要求中国释放剩余的美军战俘,中方答应了美国的条件,但是美国却得寸进尺,表示其余中国留学生回国可以,唯独钱学森不行。
无奈之下,中方只能做出最大让步,表示可以先释放美军的飞行员。事已至此,美国也不好再为难中国,再加上有钱学森的信件作为证据,美国只好答应放钱学森回国。
1955年八月,经过千难万阻,钱学森终于成功恢复自由之身,于是他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再度踏上回国旅程。有人曾问过钱学森,为何要从一个当今世界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强国回到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钱学森却笑着回答道:
就这样,钱学森踏上了顺利回国的旅程,出发前,他却收到一封署名是父亲的神秘电报,在恭贺他回家的同时,提醒他不要在中途下船,到达中国会有专人来接他。钱学森看了电报后认为,可能是父亲担心自己会在路上被人算计,便一直谨遵父亲的叮嘱,始终没有在中途下过船。
同时,钱学森也十分明白,一旦离开美国人的这艘船,就象征着美国人没有保护他的义务,所以岸上的特务就有可能会伺机而动,将他除掉。在钱学森到达香港转乘大陆的时候,中国方面也尽最大程度派重兵和特务保障钱学森一行人的安全。最终,钱学森终于成功回到上海,当他向父亲询问起那封神秘电报的时候,父亲却表示自己从未发过这封电报。
此时的钱学森虽然感到十分疑惑,但是也不再多问。转身全身心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之中。很快,在他的提倡下,中央成立了航空工业委员会,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逐渐实现了两弹一星,给中国留下了充足的应用力学和自动化控制理论体系,极其壮大了中国的国防实力,给中国的航天事业打下了充足的底气。
在钱学森为祖国发光发热的同时,那一封神秘电报的真相也在五十年后被逐渐浮出水面,原来,发神秘电报的人是我国的外交部。当时中国在国际的形势十分复杂严峻,话语权极其有限,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外交部便以钱学森父亲的名义发电报来提醒他。
不过,中国费尽“心机”换回来的钱学森是一个伟大的惊喜,就连美国都没想到,值五个师的钱学森回到中国,竟然能发挥远超五个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