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 2023年7月14日

听到“科鲁克香克”这个姓氏,喜爱英国文学的读者很可能会想起那位给大文豪查尔斯·狄更斯的作品配了很多经典插图的插画家乔治·科鲁克香克(George Cruikshank)。其实,在当代英国文化圈中还活跃着一位丹·科鲁克香克,他是建筑历史学家,也在BBC策划、主持电视节目,而且贵为英国皇家建筑学会荣誉会员。《科鲁克香克的伦敦:以20条路线刻画出城市风貌》,便是他将于2019年年底推出的新作。

约翰生博士(Samuel Johnson)说过一句话:“如果你厌倦了伦敦,那也就厌倦了生活。”虽然这句话中的“伦敦”大概可以替换成很多别的地名,但要说到可供游人流连、玩味之处,伦敦确实是一座极具吸引力的城市。铺满鹅卵石的中世纪小巷,典雅华丽的乔治王朝时代林荫道;腐朽破败的大理石府邸,杂乱无章的维多利亚时代贫民窟;荒野、教堂、广场和铁路间,拥有2000年历史的街道纵横交错——伦敦的历史写在每一条道路的肌理上。

科鲁克香克在这本《科鲁克香克的伦敦:以20条路线刻画出城市风貌》中,以生动的文笔介绍了覆盖伦敦东西南北的20条历史游览路线。他一边带领读者游览这座大都市,一边将那些我们自以为知道、其实却知之未详的故事娓娓道来:从汉普斯特德荒野神秘的凯尔特起源,讲到西汉姆教堂上隐秘的圣殿骑士标志,再讲到塔桥上为平息维多利亚女王的坏脾气而建的部分。整本书图文并茂,作者在行文间插入了大量彩色插图和简洁明了的地图,供将要前往伦敦旅游的读者参考。

科鲁克香克这部新作文字满含热情,资料全面详尽,可以说不仅是一部漫步指南,更是一封写给拥有迷人历史的城市的情书。

2019年Thames and Hudson即将出版的传记《我们是艺术家》首次将目光聚焦于当代女性艺术家,书中详细地讲述了全球15位女性艺术家的生活和工作,以及她们在艺术领域内外所做出的独献。这部引人入胜的人物传记集,响应了时下热门的女性话题,同时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揭示了女性艺术家是如何用她们的独特方法来改变艺术世界和整个社会的。

不同于以往的人物传记或艺术传记,该书将目光放在女画家、雕塑家、版画家、插画家、设计师——这些身居主流艺术行业,却因为性别而被迫处于边缘化的人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通过女性艺术家这一身份,向读者提供了一种看待事物的全新方式。通过阅读这些女性艺术家的个人故事,读者很可能对当今艺术世界和艺术活动产生全新的认识,并将从全新的角度意识到女性对艺术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重要影响。

该书作者卡里·赫伯特是一位英国作家、摄影家和旅行摄影记者。她曾就读于埃克塞特艺术学院,曾出版多部关于女性历史和视觉艺术的书籍,在全世界颇具影响力。

在《我们是艺术家》这本新书中,作者卡里希望通过讲述女性艺术家的故事来激励年轻读者和有抱负的青年艺术家,希望年轻人能够打破性别的局限,勇敢地向艺术世界迈进,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整个世界作出自己的贡献。

你觉得你的老师很差劲吗?等到你遇到故事里的这些老师们,你可能会改变主意了。

《世界上最差劲的老师们》中,可以说汇集了世界上最可怕的十位老师——可怕到能让你马上逃出校园。教科学的“可怕博士”拥有一半人类一半怪物的身体,苍白的“西特小姐”随时都可能会暴走,至于彭特先生嘛,就更不好说了,他总是最与众不同的那位,也是最让孩子们感到害怕的那位……

英国国民畅销书作家大卫·威廉姆斯在2019年带来了他的新作《世界上最差劲的老师们》,这可是继数百万年轻读者喜欢的《世界上最差的孩子》之后,“世界上最可怕的”系列的全新作品。在这本书中,大卫汇集了有史以来最可怕的成年人:世界上最差的老师们,完美契合了儿童读者搞怪和反其道而行之的心理,所以该书一经出版即登上畅销榜第一名,成为2019年不得不读的儿童小说之一。

整本书的插图都是由大卫的老搭档——昆汀·布莱克接班人、艺术天才托尼·罗斯绘制。托尼总是能完美地呈现威廉姆斯想要表达的那种混乱与幽默,两者可说是完美组合。他们一起合作了近20本畅销书。

大卫·威廉姆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了当今英国的儿童阅读,自其处女作《穿衣的男孩》在2008年出版以来,威廉姆斯的每本书一经出版就会占据畅销榜首位,他已然成为当今最具影响力的儿童作家之一。

《独立日报》曾将威廉姆斯描述为现代的罗尔德·达尔——一位拥有无限创意的大作家。在他的书中,读者可以逃离阅读的艰涩与苦难,真正地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尤其是对那些抗拒阅读的儿童而言。

《世界尽头的冰:一场史诗之旅,探寻格陵兰岛被湮没的历史与我们危机四伏的未来》

美国著名插画家罗克韦尔·肯特(Rockwell Kent)写过两本配有精彩插图的游记,《萨拉米纳》(Salamina)和《北偏 东》(N by E),描述远赴格陵兰岛探险的亲身经历。不少读者对格陵兰的了解,正是源于这两部作品。

通过肯特生动的文笔和画作,格陵兰岛在读者的心目中更显神秘莫测。乔·格尔特纳是记者、历史学家,经常在报刊杂志上发表科学、科技和自然等方面的故事。2003年起,他长期为《杂志》供稿,写出了一系列广受好评的文章。《世界尽头的冰:一场史诗之旅,探寻格陵兰岛被湮没的历史与我们危机四伏的未来》是乔·格尔特纳在2019年6月出版的新作,在书中,他探讨了格陵兰岛是如何从这个世界上最后的边境之地逐渐成为最大的科学实验基地的。

格陵兰岛的面积足有加利福尼亚州五倍大,人口却只有区区56000人。岛上覆盖的冰层宽约700英里,长约1500英里。在过去的150年里,探险家和科学家一直试图了解格陵兰——最初是想将它用作通往北极的门户,后来逐渐认识到它包含了地球气候的信息。在这广袤的“白色沙漠”中,藏着某些有关我们这个星球和人类未来的深邃秘密。

19世纪末20世纪初,探险者开始通过各种方式登上格陵兰岛。他们最初的目的很简单:征服这片看似漫无边际的土地。接着到来的是科学家,他们在冰雪覆盖的土地上安营扎寨,随后一英里一英里地往下挖掘,他们的目标更为具体:揭示出地球最深处的奥秘,穿越历史的隧道,回到数千年之前。

格尔特纳的这部新作以引人入胜的文笔,记录了极地探索者难以想象的艰辛,当然也让读者了解了那些付出心血所带来的非凡发现与成就。从某个层面上说,格陵兰岛逐渐消融的冰层代表着“时间”——它既包含过去,也反映现在。它还轻声告诉我们,人类剩下的时间或许还有多少。

当素食主义的小野人碰到温和的长毛象,会发生什么事?是成为好朋友和好伙伴?一起冒险一起旅行?哦,不不不,你猜错了。当遇见长毛象,小野人们只想吃掉它!然而,面对比自己大好多倍的长毛象,小野人们能成功吗?温和的长毛象又该如何面对把自己当作食物的小野人呢?

“小野人和长毛象”系列,是关于小野人为了实现捕捉长毛象的梦想而做出种种让人啼笑皆非的行为,但又总是被善良的长毛象原谅的有爱故事。在2019年的新篇章《小野人:再见长毛象》中,作者延续前几本书中的可爱风格,继续向小读者讲述关于四个敢于冒险的小野人和长毛象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严冬来临,无法独自过冬的小野人又想到了长毛象,那可是取暖的好地方呀。但他们能如愿以偿吗?长毛象会和他们握手言和共渡难关吗?

作家亚奇·聂比奇可以称得上是当代德国最具才华的儿童作家之一,他的成名作《小朋克》曾在1993年被拍摄成电影,在欧美儿童中具有广泛影响。同时,他还会亲自为自己创作的故事绘制插图,其绘画风格独特,颇具才华,粉丝非常多,在插画界也占据着一定的地位。

现居柏林的亚奇·聂比奇还是一位和中国缘分颇深的德国作家,他曾在上海居住,因而热爱中国美食,还起了个中文名字。亚奇·聂比奇的创作风格非常德式,在简单的故事情节中饱含丰富的哲思哲理,尤其适合初入自主阅读阶段的小读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