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 2023年7月10日

  许多军迷对“人民战争”这个词一定都有印象,人民战争在我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也被许多人奉为经典,然而当我们讨论人民战争的出处时,往往会陷入思考,搞不清它的出处。

  和许多人想的不一样,人民战争这个词起源在欧洲。而它的提出者叫科尔玛·冯·德·戈尔茨,是一战前德国陆军元帅,也是参谋部的部长。在同事眼中,戈尔茨是一个异类。因为他的想法总是五花八门,甚至有些异想天开。

  在当时,许多军事专家们都认为,战争是职业军人的事,而群众就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在他们看来,战争就是军人的工作。如果军人都打光了,战争也就应该结束,普通人是没有必要参战的。

  而戈尔茨认为,一旦战端开启,所有人都应投身其中,没有人能独善其身。除了军人外,武装群众也是打赢战争的关键,而这种理论,也就是今天的“全民军事动员”。

  但遗憾的是,戈尔茨的理论,在当时无人重视。他最终被下放部队去做基础工作。直到德军参谋总长毛奇发现戈尔茨后,对他的理论深信不疑。随即毛奇将戈尔茨带回德军参谋部,让他继续参谋工作。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应土耳其军方请求,戈尔茨以军事顾问身份入驻土耳其陆军。在这里戈尔茨如鱼得水,没有了掣肘的力量,戈尔茨在这里可以大干一场。而土耳其陆军,经过戈尔茨的改造,也焕发新的生机。

  1915年11月22日戈尔茨成为土军伊拉克第5集团军司令,他率领部队击败了沿底格里斯河进犯巴格达的英印远征军,同年4月,也就在英印军投降前10天,戈尔茨因伤寒去世。葬于德国驻土耳其大使馆院内。戈尔茨永远留在了土耳其的土地上。而随着戈尔茨的去世,德国参谋部也告别了老普鲁士军官统治时代。在全新思潮的影响下,德军发展和演化,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如今100多年后,我们再度回看戈尔茨的“人民战争”军事理论。首先可以确定的是,戈尔茨对人民战争的理解,不过是皮毛而已,他只是单纯从军事角度,去解读和分析人民战争的好处。

  实际上这项理论,在其他方面的作用更大,也更值得研究。许多人感叹戈尔茨理论的先进外,却忽视了一个客观规律,让无辜人民去打仗,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合理的事情。

  毕竟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人,他们在战场上能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而100多年后,有人对戈尔茨理论进行了梳理和修改,这才得以让这项理论成为可以实践的经典理论。当我们受益于这项理论后,再回过头来思考它的作用和正确性,就能发现,无论是一战还是现代,战争都会将人们卷入进来,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