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7月24日夜晚,苏军第62集团军参谋长兼作战部长康斯坦丁·安德烈维奇·(又译茹拉夫廖夫)上校乘坐一架波-2(乌-2)飞机从斯大林格勒外围飞向马伊奥洛夫斯基高地,那里是苏军一支被合围的部队,他接到的任务是指挥这些部队突围。
波-2飞机对起降的地形要求不高,这也是苏军做的最坏打算——直接在一切平坦的空地上降落!
此时的德军还没有推进到斯大林格勒城区,不过苏军自“蓝色方案”以来的溃败依然在继续。
7月24日,德军第3和第60摩托化师打穿了苏军第192步兵师的防线,从北面进行包围,而德军第14装甲军和第113步兵师从南面进行包围。
第192 步兵师的主力、第184步兵师的部分部队,近卫第33步兵师的第84和88团,第40坦克旅、第644坦克营和几个规模较小的部队。
苏军第62集团军司令科尔帕克奇少将还收到了更坏的消息,这些部队中职务最高的第192步兵师师长扎哈尔琴科上校亲自指挥断后的时候,所在地区遭到德国坦克突击,一发炮弹炸毁了他的指挥车,扎哈尔琴科牺牲了,包围圈里的部队群龙无首。
不久后,集团军与被围部队的电话联系中断,联络军官坐上飞机侦察也没有发现部队突围的迹象。于是科尔帕克奇少将果断下令,让茹拉夫列夫飞进包围圈指挥部队!
现代的俄罗斯军史档案里依然保存着茹拉夫列夫上校落地后用铅笔书写的作战支队第1号命令,他指挥的这些被包围的苏军也被后世称为茹拉夫列夫作战集群,不过按照苏军习惯,也许称为作战支队更合适。
包围圈里的苏军处境艰难,各部队建制已乱,前任师长牺牲的那次战斗中,连师部参谋都抄起冲锋枪参加了战斗,部队还要带着数百名重伤员,德军不分青红皂白地朝着一切开火。
后来,卫生员格罗莫娃回忆说,他们拼死救下了女军医弗拉科娃,此人中了三发子弹,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第192 步兵师组建时吸收了五个军校的一些学员还有原第102海军学员旅的部队,包围圈内的部队曾在之前的防御作战以及1942年抗洪抢险中积累了经验。
(1942年苏军坦克部队,从左到右分别是T-60、KV-1和T-34,其中T-60轻型坦克的主炮是1门20毫米机关炮,性能非常有限。)
苏军的反击于7月25日开始,莫斯卡连科将军的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以及还在组建中的第4坦克集团军发起反击。
这两个集团军的番号虽然挺唬人,但全是用在之前战斗中损失惨重的部队组建的,分别是原西南方面军第38和第28集团军。
第4坦克集团军情况稍好一些,有550辆坦克,其中大约一般是T-34和KV-1,不过这支部队还没有编组完成,部队不熟悉装备,连集团军司令员还没有到任,由普希金少将代为指挥。
苏军外围坦克部队的意图是趁着德军进攻部队立足未稳且补给线太长,突然发起反击打退德军。
但是苏军不知道的是,德军为了维持战线已经把大部分油料和弹药集中到了一线部队,甚至把各种反坦克炮和88毫米高炮也调了上去。
苏军为了抢时间而发动的反击并不顺利,大部分炮兵和步兵没有到位,甚至还有相当多的KV-1坦克因为速度慢和故障率高落在了后面。
于是,苏军坦克部队声势浩大的反突击成了添油战术,根本无法达成突破,却损失了相当数量的坦克。
不过这一行动在客观上迟滞了德军的攻势,更是吸引了德军第14装甲军的注意力,让茹拉夫列夫的作战支队减轻了压力。
不过德军也没闲着,北面的第100猎兵师(轻步兵师)依然在向包围圈内进攻。他们把十几天来没有直接参战的第369克罗地亚步兵加强团调了上来发动进攻,在它的左翼是第54猎兵营。
这支克罗地亚部队又称克罗地亚军团,为克罗地亚法西斯组织乌斯塔莎牵头招募的军队,他们的军服样式和德军基本一致,钢盔和军服上有克罗地亚“跳棋盘”的徽章,属于轴心国仆从国军队中战斗力较强的部队。
茹拉夫列夫此时已经把命令把所有的反坦克炮和远程火炮靠前部署,在必要时进行直瞄射击。克罗地亚军团声称苏军第40坦克旅用9辆坦克的反突击打退了他们一个营的进攻,但其它2个营的进攻仍然继续。
据苏军方面的回忆,战斗打了4个小时,包围圈内的部队共消灭了31 门火炮、3个电台,许多车辆和大约800名德军官兵,守住了防线。
7月的最后几天里,苏军和德军坦克部队的交锋成为战场的重点,双方互相想合围对方的坦克部队,又提防着被对方包围。德军汉斯-瓦伦丁·胡贝第16装甲师麾下的第64装甲掷弹兵团一度被苏军包围,不过在7月30日晚间顺利突围,回到了德军战线。
德军第100猎兵师从北面进攻,第305步兵师从东面进攻,第113步兵师和第16装甲师分别从西面和南面进攻。
虽然东南面的苏军第13坦克军已经在德军战线中打入一个楔子,但并不向那里靠拢,而是向东突围。
苏军突围部队以40辆坦克发动进攻,直接摧毁了德军第14装甲军司令部,正在组织力量歼灭这股苏军。
没错,茹拉夫列夫突围的方向正是第14装甲军的司令部,包围圈里的主力大约5000人的部队顺利回到苏军战线,这一举动恐怕引起了德军相当程度的混乱。
而且,第14装甲军军长古斯塔夫·维特斯海姆步兵上将在9月中旬被希特勒撤职,然后由已经在骑士十字勋章上加上橡树叶的胡贝接任。
希特勒亲自命令维特斯海姆被在24小时内必须离开第14装甲军,如此不体面的撤职表面上是因为他提议放弃进攻斯大林格勒。
但是,他做出这个提议是否因为自己的指挥部被苏军坦克摧毁,又或者希特勒对这一点积极恼怒,觉得他已经不适合带兵作战?
无论如何,这次突围让苏军的士气为之一振,第192步兵师的老兵们后来回忆,这可能是南线第一次有这么多苏军部队成功突围。
顺便,著名的第227号命令也就是“不准后退一步”正是1942年7月28日颁布的,也就是茹拉夫列夫率部突围的前两天。
茹拉夫列夫的行动正说明了227令反对的是不经批准的撤退,而不是像二战德军后期的“要塞地点”那样,不分青红皂白必须死守到底。
很不幸的是,茹拉夫列夫上校在这一年的8月15日受了重伤,一直治疗到这一年的12月,然后被送到红军总参谋部军事学院进行学习。
这种学习一般和晋升到更高级的指挥岗位联系起来,但是茹拉夫列夫1943年毕业后被任命为该校的教官,直至1954年退役。
尽管如此,他还是获得了1枚列宁勋章、2枚红旗勋章和1枚一级卫国战争勋章。
某影视剧中描绘某个虚构的人物硬碰硬消灭敌人的指挥部,从正面突围,这只是一种假想。茹拉夫列夫却真正做到了这一点。而某影视剧的原著作者以及编剧的有限知识里,怕是根本不知道茹拉夫列夫的事迹。
有些著名大V在催更下断断续续地讲述着硬核狠人的故事,但他可能不知道的是,这位在战局不利的情况下飞进包围圈指挥,又在己方战局不容乐观的情况下正面打掉敌人装甲军司令部之后顺利突围,这才是真正的硬核狠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