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水、树融为一体——这是位于宁夏吴忠市盐池县的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独特景观。在这个荒漠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生机勃勃的草地、波光粼粼的水面……任何一点绿色都得来不易。
近年来,随着国家持续的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投入,加上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这里的生态环境有了根本改善,沙化逆转,动植物数量逐渐增加。
高速公路旁,古长城的雄姿赫然出现,它与公路平行而列,伫立在旷野之上。宁夏吴忠市盐池县到了。
盐池县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打开县域地图,位于中北部的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好似绿色双臂将盐池县紧紧包裹,沼泽湖泊点缀其间。这片总面积8.4万公顷的生态屏障,阻挡着毛乌素沙地南侵。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荒漠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类型的保护区。这里曾被黄沙覆盖,沙进人退,沼泽湿地萎缩。40多年来,经过持之以恒的生态修复,让绿色一点一点生长出来。
“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吹石头跑,抬脚不见踪。”上世纪90年代的盐池县,全县植被面积仅占13%,一年中有1/3的时间有扬沙天气。
历史上,这里是农牧交界地带,水草丰美,虽然气候干旱,但是地下水资源丰富。后来由于气候变化、人口增加、过度放牧等因素,生态逐步恶化。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盐池县机械化林场。1979年,为了适应三北防护林建设需要,盐池县机械化林场成立。为了治沙和植绿,林业人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里植被逐渐恢复,一度萎缩的沼泽湿地重现。
2006年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达8.4万公顷,包括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生态系统,保护区现有湿地面积10072公顷。
“这里年降水量不足300毫米,年蒸发量却是降水量的8倍。弥足珍贵的湿地,是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的主要栖息地和繁殖地,也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吴宏说。
哈巴湖湿地是保护区内面积最大的湿地。哈巴湖属季节性咸水湖,湿地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水补给。今年73岁的牛惠民曾担任盐池县机械化林场副场长。牛惠民说,哈巴湖在历史上是存在的,后来消失了。2007年,人工恢复了湖泊,“向下挖一米多,水便渗出来了。”
湿地生态修复是一个系统性的过程。工作人员介绍,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特殊的地质构造,地表植被对于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平衡至关重要。近年来,保护区开展“受损耕地补偿、湿地生态修复、社区环境整治”,千方百计防止人类活动吞噬湿地面积,尤其是防止村民在湿地周围垦荒,而对周边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迁徙等活动造成影响。
“2014年起,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家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试点,这对于保护区内湿地的生态修复具有很大作用。”吴宏介绍,2014—2019年,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累计获得中央湿地生态效益补偿资金1.25亿元。91万亩因鸟类等野生动物活动而受损的耕地得到补偿,投入补偿资金约4502万元,8152户社区居民受益。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有盐池县花马池镇、高沙窝镇、王乐井乡、冯记沟乡、青山乡等5个乡镇,共覆盖30个行政村115个自然村。2014年起,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索社区共管,将社区群众和保护区管理部门结成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参与保护区建设发展。
截至目前,共有135名集体公益林巡护员、54名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员参与到社区共管的资源管理工作中来,张海宝便是其中之一。
张海宝今年55岁,是花马池镇芨芨沟村村民,他做森林巡护工作已有近5年了。每天天蒙蒙亮,他就骑着摩托车出门,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管护点上的摩托车一般配有两三辆,巡护人员有六七个,所以我们也会贡献出自己的摩托车,毕竟我们的家就在保护区里。”张海宝说。
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积极筹措资金,实施“替代生计”项目。据了解,保护区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始于2005年。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经逐个林班确权,将补偿金通过“一卡通”及时兑付到村民手中。
花马池镇佟记圈村村委会主任、同时也是森林资源监管员的李晓飞说,村民平均一年能拿到生态补偿款1000余元,这起到了缓解生态保护和村民生计之间矛盾的作用,从此破坏湿地垦荒的行为少多了。
“通过实施湿地生态恢复、修复工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提升,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觅食、繁殖、栖息环境,鸟类数量逐渐增加。2019年3月,在花马湖监测点的湖面上观测到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2只。”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宣教科科长余殿告诉记者。
如今,依偎在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盐池县,林木覆盖度、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1%和70%,年扬沙天气由10年前的54次降到现在的不到9次。
生态环境改善,也为当地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机遇。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就位于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这里独特的人工林景观、荒漠草原景观吸引游客前来。在花马寺国家森林公园的景区里,不时看到成片沙柳在沙海中摇曳。远远望去,沙、水、树融为一体。
据统计,森林公园成立十余年来,累计接待游客20余万人次,旅游收入超过千万元。
临近七一,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的青岛中德生态园小学开展童心向党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小学生们亲身感受时代的伟大变迁。
2023年6月26日,重庆市梁平区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绿树碧水与蓝天、白云、城市、田园相融成景,如同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2023年6月25日,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的白云山水库,因水生态环境改善,形成了天蓝、岸绿、水清、景美的生态环境。
2023年6月23日,游人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沙县西洛街道千亩荷塘休闲赏花。
2023年6月22日,在新疆博湖县博斯腾湖大河口景区,精彩的水上飞人表演吸引各地游客驻足观看。精彩的表演给各地游客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跳体验。
连江县全面推进海洋牧场健康发展,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行科技兴海,以养兴渔,有力助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端午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新疆伊犁边境管理支队三道河边境派出所民警来到了辖区少数民族群众家中开展粽叶飘香迎端午民族团结一家亲警民共庆端午活动,共同体验民俗传统文化,喜迎端午佳节。
2023第十七届中国·青海国际抢渡黄河极限挑战赛(贵德站)开幕式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县举办。
2023年6月13日,江西省赣州市,位于东江源区的定南县水清、河畅、岸绿、景美。
2023年6月12日,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头陂镇,一块块色彩分明的农田成为自然调色板。
2023年6月8日,夕阳余晖洒满安徽马鞍山的雨山湖,皮划艇队员正在湖面上刻苦训练
2023年6月8日,笔者走进贵州省铜仁市万仁新能源汽车厂,据徐大涌副总经理介绍:万仁汽车项目作为万山产业转型升级的“龙头”企业,自2016年落地以来,不断创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有力推动了万山工业产业向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的新型产业转变。
在北京密云古北口司马台长城附近,建有一处江南水乡风格的度假区,名为古北水镇。
2023年5月31日,全球首部洞窟式沉浸体验剧《乐动敦煌》在敦煌演出。
2023年5月31日,中国图片大赛典藏馆和国史影像基地落成暨中国图片大赛房山赛区颁奖仪式在北京市房山区国史影像基地举行。
5月29日,2023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在台州市仙居职教中心体育馆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15支篮球队在比赛中激烈角逐。
2023年5月26日,山东莒县招贤镇武家曲坊村幸福食堂外,老人们正在排队用餐。
2023年5月25日,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银龄工作室洛河镇驿站,志愿者们在辅导孩子们研习伞画。